2018年11月8日

赫尔曼·布洛赫的同时性理论

在介绍赫尔曼•布洛赫时,汉娜•阿伦特突出了其理论的三个侧面,即价值理论、认知论和尘世的绝对。尽管看似分成了三个部分,却不难发现彼此之间的牵连。其中就包含着同时性这一概念。

对于死亡的恐惧,一直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难题,可却从未像在近两个世纪那样显著过,尤其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,对死亡的反思更占据了许多文学家的头脑。布洛赫便是其中之一。作为一名生长在奥地利的犹太人,纳粹势力的崛起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为什么这样一种邪恶的力量会得到德国民众的支持,为什么希特勒会在德国知识分子当中赢得广泛的拥护?布洛赫将其归结于宗教信仰的丧失以及绝对价值的消逝。在近代的世俗化进程中,宗教失去了其绝对权威,原有的单一的价值系统便分解为许多分散的价值体系,每一价值体系在其内部都是自洽的,并且无需受到其他价值体系的干扰。如此一来,“纳粹精神”“人种优化论”也可以看作一种行之有效的价值体系。

因此,在布洛赫的价值理论中,绝对性与强制性便显得十分重要,因为唯有“绝对”与“强制”才能够建立一套单一的价值标准,将世界从四分五裂的状态当中统一起来。为此,布洛赫采用了和大多数哲学家相同的观点,将“死亡”定义为绝对的“恶”,从而“对死亡的超越”便成为绝对的“善”。但是,如何才能完成对死亡的超越呢?

在基督教理论中,时间是线性且不可逆的,一切似乎都有终结的一天。因此,布洛赫更倾向于采取希腊的时间观,将时间看作垂直的、由上层灵智世界的永恒绝对所主宰的。由于时间的终点必然通向死亡,因而取消了时间也便取消了死亡。这也就是同时性理论最浅显也是最直观的论证。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,就必须通过认知得到一种关于经验的普遍理论,亦即一种能够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未来的经验体系。在布洛赫的后期思想中,认为这种认知需要依靠逻辑来完成。就好像记忆可以看作是过去与现在的媒介,逻辑就应当是现在与未来的媒介。因此,逻辑要具有一种强制力,将未来变成一种可靠的、确定的存在。通过这种方式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交织在一起,既满足了“同时性”的要求,也提供了一种绝对性的保障。

布洛赫不仅将“同时性”赋予了伦理上的意义,并且也将它应用在了文学创作中,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在于“相对”与“重复”。

对于“相对”的解读有许多种。首先它来自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(布洛赫本身也是数理爱好者,他对逻辑的强调也正是基于数学特有的演绎思维)。在布洛赫的作品中反映了相对论的两个理念,一是时间的空间化,二是观察者视角。前者正是同时性理论的一种延伸(布洛赫在《文集》中多次阐述,废除时间即意味着时间的空间化、建筑化,将“序列”变成“共在”),而后者则是文学创作中达到同时性的一种操作手段。比如在《无辜者》的第一个故事中,主人公A的意识与邻桌一对男女的对话就是交替进行的。A提供了一种观察者视角,他偷听了邻桌的交谈却凭借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放肆的解读。A的记忆与那对男女的生活仿佛融合在一起,过去与当下也交融起来。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统一,不同的元素以建筑般的形式组合起来,从而达到一种普遍性。类似的手法许多作家都运用过,二十世纪下半叶更是形成了诸多版本的“空间理论”,不知道是否有人借鉴过布洛赫。

而“重复”则主要表现在“文本外的重复”“分散的重复”与“首尾的重复”。文本外的重复主要指作品对此前已有作品、作家的借鉴,比如尤利西斯与奥德修纪,维吉尔之死与维吉尔的著作、生平。这种重复都有一种联系古今的作用,也即将不同时代拉近到仿佛同一个时期。这样做的一个好处也是达到一种普遍性,亦即强制性;同时也是融合现在与过去,消除线性时间观的尝试。而分散的重复则散落在文章各处,比如《无辜者》中频繁出现的5点11分。首先能让文章各个部分获得一种直观的“同时”感,其次也是要通过不断的重复达到某种必然的强制。而“首尾的重复”则是融合过去、现在与未来的一种有效途径,在布洛赫的作品中也有许多表现。

前半部分可以看作是阿伦特《黑暗时代的人们》 论布洛赫部分+布洛赫文集西语翻译版的读书总结,后半部分完全是联系《无辜者》之后的有感而发.

——转载自豆瓣用户“Estrela”的《赫尔曼•布洛赫的同时性理论》https://www.douban.com/note/226416851/

You may also like...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